本色不銹鋼扎帶在工業、交通、船舶、通信、農業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,不過很多人在使用扎帶過程中會遇到晶間腐蝕問題,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該問題。
什么是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呢?不銹鋼在腐蝕介質的影響下,在晶粒間會產生的腐蝕現象。一旦扎帶出現晶間腐蝕情況,當扎帶在使用期間,因為受到應力作用的影響,會沿著晶界出現斷裂問題,甚至導致強度消失,這樣的扎帶沒有良好的捆扎功能。
不銹鋼本身具有一定的耐腐蝕能力,使用該原材料生產的扎帶也具備耐腐蝕能力,但是耐腐蝕的一個主要條件就是鉻的質量分數應該要大于12%。在高溫情況下,碳在不銹鋼晶粒內部的擴散速度要比鉻的擴散速度快。
在室溫狀態時碳在奧氏體中的熔解度比較小,只有0.02%~0.03%,多余的碳會向晶粒邊界擴散,并且和鉻化合,從而在晶間形成碳化鉻。但鉻擴散速度較小,不能夠及時的向晶界擴散,導致碳化鉻所需要的鉻來自晶界附近,這樣晶界的鉻數量減少,當晶界鉻的質量分數低于12%時,就會產生晶間腐蝕。
當熱處理不當的時候,扎帶就會產生晶間腐蝕問題,鋼材加熱的溫度為425-815℃之間或者冷卻到這個溫度區間的時候,都有可能發生晶間腐蝕。
為了減少本色不銹鋼扎帶出現晶間腐蝕的問題,可以使用65%硝酸腐蝕試驗方法定期檢測,每周檢測一次,每五個試驗周期,所得到的平均腐蝕率不能夠超過0.05mm。